本文转自:玉溪日报
□ 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 孙继红
孩子说:“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。”老人说:“我也一样。”孩子悄悄地说:“我尿裤子。”老人笑了:“我也是。”孩子又说:“我总是哭鼻子。”老人点点头:“我也如此。”“糟糕的是,”孩子说,“大人们对我从不注意。”这时候他感到那手又暖又皱。老人说:“我明白你的意思。”这是美国诗人谢尔·希尔弗斯坦所写的一首诗——《孩子和老人》。
试想一下,如果换作是你,当学生对你说“有时我会把勺子掉到地上”“我尿裤子”的时候,你会怎么做?你有可能会说“下次你要注意,小心一点”“你晚上要少喝点水”,而几乎没人会说“我也一样”“我也是”。“下次你要注意,小心一点”“你晚上要少喝点水”,这是一种试图改变孩子的做法,而“我也一样”“我也是”则是出于一种对孩子的尊重、理解、接纳、包容和共情。
有人曾说教育就是再微小的成长,也值得给他海豹式的鼓掌。在教育教学中,如果我们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孩子,那不妨换一个角度,慢慢来,最好是蹲下来,试着理解、接纳和包容。你会发现,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和值得肯定的地方,在某些方面也很优秀。
在我任教过的高职47班有一名学生,高一入学第一周,一天下课后,她拿着课本来问我“delivery”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,我告诉她之后,立即表扬她爱学习,能够提前预习课文。在这之后,她经常找我聊天,我得知初中时她的英语成绩不错,中考也考了105分。但初三时由于家庭原因,她性格改变了许多,变得沉默寡言,甚至想放弃中考。后来她的班主任及英语老师反复做工作,她才参加了中考,但成绩不理想,没有考上高中。
在接下来的两年里,我时常鼓励她,课堂上经常让她起来表演对话,表扬她作业认真,还让她当英语科代表。她时不时会在晚自习休息时到办公室送我一根香蕉、一个甜柿,还会邀请我去她家玩,也会在她初中的英语老师面前提到我。渐渐地,她变得活泼开朗起来,学习刻苦努力,英语成绩也不错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,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。”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、认可与赞扬,孩子更是如此,在理解、包容、接纳的同时,由衷的表扬是一剂无价的强心针。当孩子在某个方面有所进步时,比如发现他作业比以前工整了,今天背会了一个单词,能够组出一个很特别的句子,能自信地起来表演对话,抑或是做了一件好事……同学的掌声,老师的赞扬,小小的奖品,都是学生蜕变、自信、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,能够引领学生走出自卑,走向成功。一句赞语,如沐春风,可以让学生高兴一阵子、快乐一整天、欣喜十天半个月,甚至回味多年。
教育,是生命唤醒生命的艰辛历程,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深刻对话,是生命造就生命的光辉奇迹。让我们多一分理解、多一分接纳、多一分包容,学会共情;让我们成为一束光,照亮孩子未来前行的道路。
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