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以伊冲突爆发后,德国《明镜》周刊揭示了海湾国家立场的剧变。面对美国和以色列的武力威胁,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已经放下了对伊朗的敌意,公开将伊朗称为“兄弟般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”。
这个通常只用于阿拉伯盟国的称谓,标志着海湾国家与伊朗的世纪大和解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以色列铁杆盟友阿联酋同步跟进,卡塔尔、科威特等国也共同意识到,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,是美国在他们境内部署的军事基地。
这场外交革命开始于今年4月,在当时,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亲王飞抵德黑兰。作为沙特王室20年来访伊最高官员,哈立德亲王向哈梅内伊传递了致命警告,“特朗普缺乏耐心,尽快做好准备,否则以色列将袭击”。
伊朗没想到,两个月后,沙特阿拉伯方面带来的警告竟然成为现实。以军空袭炸死伊朗总参谋长巴盖里等20多名高层军官,以及伊朗9名核科学家,而正巴盖里等人是哈立德的会谈对象。
沙特随后发布的声明直斥以色列“公然侵略”,强调行动“破坏伊朗主权与安全”。沙特阿拉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地区秩序崩坏的愤怒,当以色列开始不受节制地滥用武力,中东地区的这些富油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。
展开剩余59%过去几年时间里,海湾国家已经意识到,美国的安全承诺非常空洞,根本没有效力。就算美军想要动手,其自身实力也已经应对不了中东地区的局势。
以也门胡塞武装的袭船战为例,也门胡塞武装用导弹和无人机,就把美军一到两个航母编队常年困在中东地区的海域,美军付出的成本是也门胡塞武装的十多倍。
更何况,在也门胡塞武装的高超音速导弹面前,美国价值千亿的“爱国者”、“萨德”等防空系统形同虚设。胡塞武装证明,胡塞随时可随时掐断红海航道,掐断这条关键的海上石油动脉。
自此,利雅得与阿布扎比彻底清醒,意识到对抗伊朗等什叶派国家和组织无益于中东局势,美国不仅靠不住,也已经成为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动乱根源。
在这种情况下,阿拉伯国家境内的美国军事基地,成为了最大的悖论。驻扎在阿拉伯国家的美国士兵不仅保护不了阿拉伯国家的安全,还在给阿拉伯国家招来重灾。
伊朗已经公布了十多处中东美军的重要目标,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卡塔尔的乌代德空军基地、阿联酋的达夫拉空军基地、巴林的美军第五舰队司令部、科威特的阿里·萨利姆基地。
这些基地分别是中东美军空、海、陆的关键枢纽和指挥部,也是美国对伊朗开战后,伊朗的首要打击目标。
一旦战火烧到海湾国家境内,海湾国家的大量外籍人口恐紧急撤离;一旦红海、霍尔木兹海峡等关键石油运输通道被封锁,海湾国家将面临最坏的局面。
因此,海湾国家正在纷纷“倒戈”,开始有意与美国保持距离。
发布于:湖北省扬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